close

明天要去放天燈了怎麼可以不知道天燈的由來呢


從網站上抓到一篇文章轉載過來與大家分享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臺 北 縣 平 溪 、 十 分 一 帶 , 位 處 偏 僻 山 區 , 開 發 甚 遲 交 通 不 便 , 原 為 平 埔 族 的 勢 力 範 圍 。 早 期 入 山 開 拓 的 漢 人 , 常 遭 殺 害 或 土 匪 搶 劫 , 由 於 通 信 不 便 ,墾 拓 的 人 們 遂 以 「 放 天 燈 」 互 報 平 安 , 後 來 逐 漸 演 變 成 當 地元 宵 夜 特 有 的 習 俗 。


天 燈 亦 稱 「 孔 明 燈 」 ,相 傳 為 三 國 時 代 諸 葛 亮 所 發 明 , 作 為 軍 事 通 信 之 用 , 另 一 種 說 法 則 因 其外 型 像 孔 明 畫 像 的 帽 子 而 得 名 。


天 燈 的 結 構 可 分 為 主 體 與 支 架 兩 部 份, 主 體 大 都 用 棉 紙 或 油 皮 紙 糊 成 , 支 架 則 用 竹 篾 組 成 , 口 圓袋 方 , 大 小 各 異 。

底 底 層 支 架 中 間 , 綁 有 一 塊 沾 上 煤 油的 粗 布 或 金 紙 , 放 飛 前 將 煤 油 方 形 天 燈 點 燃 , 並 把 整 座 燈 按於 接 近 地 面 處 , 燃 燒 一 陣 子 之 後 , 熱 空 氣 便 能 使 整 個 天 燈 飛昇 上 空 , 如 果 天 氣 不 錯 , 底 部 煤 油 燒 完 , 孔 明 燈 還 會 自 動 下降 呢 !

平 溪 、 十 分 雖 地 處 偏 僻 , 但 其 放 天 燈 的 活 動 因 媒 體 報 導 , 吸 引 大 量 的 人 潮 , 不 僅 天 燈 愈 來 愈 多 , 體 積 也 愈 做 愈 大 , 燈 上 還 繪 有 各 種 圖 案 及 書 寫 放 天 燈 者 的 姓 名 , 於 是 有 「 放 得 愈 高 , ( 事 業 ) 升 得 愈 高 」 的 說 法 。
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gio.gov.tw/info/festival_c/html/taipei1.htm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談到天燈的起源,不得不提到三國時代的諸葛孔明。當初諸葛孔明是為了要傳遞軍情,才製成了孔明燈,以利聯絡。又因為天燈狀似諸葛孔明頭上之帽,也因此天燈又名作孔明燈。當然也有人說這是野史,認為只是個穿鑿附會的說法,不管如何,跟諸葛先生連結,讓天燈的起源確實有個相當智慧與符合邏輯的推理。


經過多年的發展,後來到了大約清朝道光年間,大陸福建移民也將天燈傳入台灣的台北縣平溪鄉、十分寮地區。據當地父老前輩的口述表示,早年十分地區曾鬧過土匪,由於當地處於山區地帶,所以村民們自然的都向山中逃躲,等土匪走後,留守在村中的人,就在夜間施放天燈為作為信號,告知在山上避難的村民,可以返家了。恰巧的是當日由山上避難回家的日子,正是農曆正月十五即是元宵節,從此以後,每年的元宵節,村民便以放天燈來慶祝,且互報平安。也因此村民又稱天燈為「祈福燈」或「平安燈」。


另外有一種說法是,當初村民們為躲避土匪自保,於是在山勢較高處,以木板築起瞭望台,由勇敢的壯丁擔任守望員,只要遠方出現不明人士,即傳訊通知村民;但遠處要如何傳遞訊息,又不至於驚動匪徒呢?老村民靈光乍現,想起容易製作又可以在夜間傳信息的「孔明燈」,因此當土匪來時,守望員便施放此燈於天空中,以通知居民躲避;待匪徒走後,再以此燈通知村民返回家中,與第一個說法不同的是,它多了一重警告之意。就像今日的消防車警鈴聲一樣,聽到就快閃人,免得麻煩!


於是呢放天燈的特殊民俗便綿延一兩百年之久。因為近代傳媒報導,使天燈的名聲大噪,成為台灣的一種家喻戶曉的節慶活動,遂擁有眾人皆知的『北天燈』之美名,與『南蜂炮』並稱。


http://www.redup.com.tw/begin.htm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vianhung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